copymemory

表达难以做到准确和全面,而部分的、模糊的表达,有时又会容易被理解为相反的一面,或者流于堆砌和冗长。

各类阅读笔记。

扫文小院:夜烧

我的阅读观点梳理(一)

一些有些相关性的前文:

专题:

关于作者:没必要解释,作者

关于吐槽基础的自己阅读基础、阅读观点和阅读态度:开设【吐槽】的基本背景小述——我的阅读观点、阅读基础和阅读态度

关于我认为耽美文的侧重:【吐槽】瞎扯一下阅读偏好之:我喜欢耽美讲感情为主

关于在lofter打tag的观点:别管我怎么打tag

兼论/涉及:

关于校园文:年轻真好


本文主要是涉及对文形式上的看法多一些。


前文(指上文第二篇:开设……)主要针对吐槽的归纳,内容涉及对自己的梳理,不过也不全面。所以有了这篇,主要是看文时候杂七杂八想的,想的多就觉得不如记下来否则需要想来记忆。不过涉及内容和前文并不一样。全部从本人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:

1.更新形式:在更和完结

追文会放大阅读快感,增强读者参与度,某种程度上会提升对文的评价。但是追文也很容易看得片面,某种时候和作者电波不一致时可能后半程的进展远离自己的预判。

从我自己来说,刚看完去写读后感往往会容易写的细致,隔了一段时间,就会只剩下很主观的一点最终印象,而期间曾经让自己迟疑、考虑、不适或者触动的点,都会忘的七七八八。对在更的往往会比完结更为宽容,大概是在追文过程中放大了移情。简单来说,对我而言,在更的文,我的感觉会“共情”更充分、观察更细腻、感受更多;但是完结后的文或者说完结了我再看的文,会看的更冷静、更吝惜表扬、感受消失的速度也会更快。

同时,因为作者有自己完整的打算(预设),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是根本性的问题或者争论,在作者行文过程期间,正面(直接留言等作者难以避免看到的方式)给予其负面评价和评论,是不稳妥的

2.更新形式:完结和断更后的续更

基本上我个人是觉得如果文断掉,再续那口气非常困难。印象中几乎没有遇到过。相反,我遇到断更数年后拾起来、重头写并写完的,这已经很难得了。但是和原来的文字呢?显然不会是一样的。

3.评价阶:流畅,合理,完整,独特,触动

我以前就有感受:单流畅一个要求,在非职业作者中往往能排除掉70%以上的作者。流畅的很难,我说的流畅就是那种,很容易让人上手、觉得很有趣味、读起来不费劲的那种感觉。真的非常非常难。毕竟我们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,写作时很容易带出来,而且即便很认真的考虑到所有细节,在表述时也面临如何取舍,是否有必要保存、保存了到底是特色还是啰嗦等等这些东西。真心觉得流畅就很难。

合理我觉得更多是作者意识的体现,有时候不合理是作者没有去考虑那么多。有时候不合理是因为作者为了讲一个故事,人物跟着情节跑。

完整……好像更复杂一些,我见过结构追求完整的文,这种完整可以是单纯结构上的呼应,也有那种细节伏笔都必须对应上的,还有你在结构上简直无迹可寻,一贯到底,但是该交代的事,人,都带到的,说不上来,是一种看完后很完整,没什么对于文体现方面的疑惑的感觉。

独特涉及的内容也很多,以前看过炮姐的一篇文,男攻特别棒,塑造的特别少见的那种酣畅,但同时其实另一个主角写的比较一般,可是所有人看完后都没办法忽略这个主角的性格之美。还有我见过耽美的,讲拧巴感情的,可是作者一直试图并且做到了对人物多了的那种思考,而且放置的很熨贴,并不喧宾夺主,总而言之就是比如过了很长时间,但是想起来还是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、关于一篇文的那种超乎自己想象的感觉。独特和作者行文的气质关系比较紧。

触动,并不是个必要选项。因为这个是和读者相关但和作者关系不大的概念。和读者自己想要什么关联度比较高。有时候,能够在读者群体里求的一个“最大公约数”,大多数人都get到了这个点。但有的时候也未必不是读者“千里我独行”的一场自我旅行。

4.重点内容形式(纯个人主观):耽美、言情和其他

现在很多耽美小说其实都把主要精力并不放在“耽美”人物情感塑造上,而是专注于和正常向没什么区别的、任务流上。怎么说呢,我自己的想法比较落后,我还是觉得耽美小说重点是讲感情,任务流是为人物塑造来的。如果重心不在这个方面,那就应该是一般向小说。

说到这里还是我们小说的分类方法太单一了,同性恋仍然不是主流创作内容吧,所以那些大视角或大背景的小说(意图),也只能委屈巴巴放在并不合适的耽美门类里。

所以我看文时,仍会把重心放在耽美对情的表现上。

5.内容形式:写文有潮流

其实我对这个不敏感。最早是看到有读者评论一个作者“所有热点都蹭了遍,什么红写什么”,我才意识到题材还有红不红之说。

不过不敏感的我都觉得现在的文好像雷同现象很多,这个雷同不是抄袭,而是选题或者萌点,比如最近一口气看了好多骨科或父子的,娱乐圈一直是重灾区,此外就是精神疾病类的(主要涉及人物有抑郁症等疾病,或者牵扯到文中人物有心理问题比较变态等等),此外武林师兄弟也有一些。略微容易对某些人设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(简直是刻板印象了),有时同时追几篇文,甚至容易记混了。

说不上来,自己只是有隐约这样的感受,但这些会是什么,还没有想清楚。

6.阅读形式:喜欢和可读

这个问题其实自己也没想明白,比如我一直喜欢《鬼吹灯》多过《盗墓笔记》,主要是我觉得此物天下霸唱的灵气和文字把控力更强,结构更加完整,作者掌控意识更全面,执行度高。但是这么多年我反而看《盗墓笔记》系列好几遍,《鬼吹灯》只看过两遍(但情节记忆比较深刻)。

再比如我有一篇耽美文,看了好多遍,三十遍差不多吧大概,但是并不是说喜欢的要死要活,我还是比较清醒的知道它的不足和局限;同时我还有一篇追更时追的很浓烈的文,感觉每次都戳中我,但是文更完了书买了,其实我一次都没有再看过,我也很清醒知道这篇文的局限,甚至这个作者的写文局限;

所以我没想明白什么算喜欢?可读性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?

7.阅读形式:阅读体验时间差

这个表达也不准确,大致想说的是,作为读者自身,在不同时间阶段可能对文的看法会有颠覆性的改变。同时不同的读者,也存在阅读体验的时间差(或者说个体差异)。

阅读本身是很私人化的事情,既难以传递,也难以表达,一般有“同感”,本身就是基于彼此多方都已经想到了这一步或这一方面,也就是说很难存在“我比你高一点,所以我的观点向你灌输”这种荒谬的事。能够交流的前提是基本不用交流,人家想的就和你一条线,差不多,大家水平都这样,这样的基础;

但我这是指阅读产生“交流”的基础,而不是说所有的读者都一样,不仅仅是众口难调,而是大家的年龄、阅历、审美偏好、雷点(底线)、……都有极大的不同。

那么既然如此,和你一样水平的不需要交流已经有所共识,和你不一样基础的根本交流不了,那对于读者还要把阅读体验形成文字有必要吗?

以及,既然阅读体验某种程度上是一种“倒推”猜测(推测作者的意图、谋划、原因等),写作创作是一种“正向”发散式过程,那么阅读体验对于作者还有必要吗?

……我觉得这是超乎我能力的疑问。因为绝大部分的阅读感受无非是主观臆想的罗列和叠加,远远达不到“评论”的价值和意义,在此基础上讨论宏大命题是件难免可笑的事。

所以对我而言,大抵是,理清自己思路的过程,端照作者技法的思考,希望看到更深刻的指点深化我自身的认识,以及在交流中明确心中的模糊和因能力局限的困惑。

(所以,自然而然的,其他人的攻击或者片面的看法、争论,对我是完全不起作用的,我的根本目的不是我“胜利”或者我“正确”,完全是我自己的感受深化与否和我自身的认识提升与否)

8.(补)内容形式:典型性和非典型性

这是个大命题,说不了什么。但是刚看了文,还是想说,典型性直接体现作者的思考。

典型性可以是霸道总裁杀伐决断承包娱乐圈为你打造通途,也可以是一场为了你的追求放弃挣扎的独自抽烟。典型性可以是一家子骨科背徳离奇的安徒生故事,也可以是无病无灾快乐长大却执着的一点年头。典型性可以是“必须”要使用的词汇和概念,比如去国外结婚,比如在众人见证下求婚,哪怕是在北京胡同,也可以是放下前世今生的一个点头。但我想典型性应该不一定是随大流的“刻板印象”符号化再现,也应该不一定是猎奇、奇葩地一味追求独特、独一性。为赋新词啊!

评论(3)

热度(1)
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